江泽民总书记早就指出:“要认真研究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未雨绸缪。”我国政府已把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列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九三学社中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当前,水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面临缺水的威胁。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下个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资源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早在1990年就指出:“要认真研究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未雨绸缪。”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把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列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九三学社中央去年组织社内部分地方组织和专家学者对水资源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我们九三学社中央发表以下意见:
我们认为,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已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据统计,全国64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全国农村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缺水造成粮食减产400亿斤,并有6000多万人口常年饮水困难。水资源紧缺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许多城市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或海水入侵。黄河因超量引水等原因而断流,时间和长度均呈现出严重化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预计2010年将缺水315亿立方米。若不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我国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因水资源不足而受到阻碍,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将会因水资源的紧缺而受到威胁。
我国水资源紧缺有自然条件原因。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此外,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占国土面积47%的北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7%;全国年降水量的60—70%集中在两三个月的汛期。这种不均衡引起水旱灾害,并且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然而,水资源紧缺的更直接原因是人为因素,这主要表现在:
1、用水浪费严重。长期以来,水资源在我国一直被无偿或低价使用,社会普遍缺乏水资源的危机意识和价值意识,用水浪费情况十分严重。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量的80%左右,但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的利用率相差甚远。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我国城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近200立方米,发达国家仅为20—30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跑、冒、滴、漏和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用水严重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水体污染加剧。据统计,全国2/3的河流和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这种情况还在加剧。水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更加短缺。
3、水利设施不足。水利设施对于开发、调蓄、节约、保护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供求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水利建设一直被当作公益事业,水价低于成本,投资没有回报。由此造成水利投资紧缺,水利设施不足,水利产业无法滚动发展。这是影响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因。
4、《水法》有待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近10年,对于规范水事行为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法》中有些条款已不适用,有些水事《水法》中又没有明确,另外还缺少一些配套的法规,管水、用水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和约束。
我们认为,改变我国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局面,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营机制和有偿使用制度,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体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起水资源的危机意识、价值意识、节约意识、保护意识,使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2、广泛开源,兴修水利,提高蓄水供水能力。要千方百计通过多种办法来增加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利用率。兴修水利,除了搞大型工程外,要发动农民多搞小型拦蓄水工程,把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造林种草拦蓄地面径流,涵养水源。要对地表水、地下水实行联合开发,调蓄利用,以丰补歉。沿海城市应在海水利用上作文章。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开展人工降雨。要研究跨流域调水问题。
3、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行各业搞好节水工作。农业节水要把提高渠系输水有效利用率和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各级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工业节水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为重点,降低万元产值用水量。国家应有明确的资金渠道和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水工艺和设备。城市生活用水要严格执行计量收费,推广使用节水器具。要加强节水以及治污设施的研制,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4、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污染。各级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把水资源保护列入其中,特别要保护好生活饮用水源。要强化水污染防治的执法力度。工业污水未经治理绝不允许排放,治理不能达标者坚决责令关闭。城市都要限期建设污水处理厂,并要落实运行费用。鉴于乡镇工业对水资源的污染占全国总污染量的50%左右,而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建议加强对乡镇企业治污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
5、扩大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合理调整水价,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设立水利建设基金,专款专用。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实行中央、地方、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建设投入。要根据不同的产业和用途合理确定水价,建立计划用水和超额累进收费制度,逐步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优价,使水价体现国家的水利产业政策和供水成本补偿、合理收益等原则,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价机制。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逐步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建议国务院将一些地方征收的“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在全国统一征收,通过刚性的税收手段将其纳入国家财政,专项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6、坚持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管理。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适当时机修改《水法》。《水法》的修改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节约使用。同时,适时制定《节约用水法》等配套法规。各级政府要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坚持依法治水,加强水资源管理,使我国的水资源切实得到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
我们相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共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一定能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使用,从而为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编后∶
水资源问题关涉国计民生。自开栏以来,热心读者不断来函或打来电话进行探讨。我们在此诚表谢意。水资源问题讨论至此告一段落,囿于篇幅和编者、整理者的学识、水平,一些卓有见地的意见恐有遗漏,敬希专家、学者见谅。